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地区 设计 咨询 信息 滚动 工程
您的位置: 首页>聚焦 > >正文
2023-02-08 05:58:34 来源:互联网

跨国公司会计准则的选择会计方法论文


(相关资料图)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涉及多方经济利益的会计准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将中日两国的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结合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背景,得出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异同及各自优缺点,从企业的角度引申出跨国公司应当如何选择子公司的会计准则的问题。同时,本文也考虑了周边环境对企业的潜在影响,简要的从信息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角度阐述了子公司所用准则对其产生的影响及其反作用。

论文关键词:会计准则,合并报表,会计政策,会计方法

一、引言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义,不同的国家法律法规、文化环境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国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不同。而发达的市场经济、成熟的证券市场离不开完善的会计准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选择一个被大众所认同的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准则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出现了很多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和海外服务、制造业务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壮大,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母子公司应当采用同种会计准则,即本国会计准则,还是使用不同会计准则,即子公司遵循所在国的会计准则。

由于会计体系涉及多方面的经济利益,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会计准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日会计准则的对比与选择

(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下属子公司处于不同的国家,子公司的自主权也比较大,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就非常重要,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财务控制。统一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对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筹集与运用以及利润分配等实行集中管理,可以使母公司有效的控制处于不同国家的所有子公司、实现管理的有序性,进而带来整个跨国组织的高效运转,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母子公司同时采用本国的会计准则是有利于统一控制,实现跨国公司的长远发展的。

(二)从信息的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角度

首先,子公司采用和母公司相同的会计准则,会给子公司所在国的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沿用上例,中国的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子公司采用和母公司相同的会计准则时,虽然可以充分公允的反应其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情况,但很可能给日本的投资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由于日本的公司通常采用平均年度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给人们以收益稳定增长的形象,所以其财务报表很可能并未充分反应当年的实际情况。

那么对中国会计准则了解不多的日本投资者可能就会无法理解不同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或是认为该财务报表所反应出的企业情况达不到他的期望值,产生对该公司业绩的不信任,导致投资的减少,这就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了。

其次,子公司与所在国的会计准则不同,会给监管部门带来困难。无法确立统一的监管标准,难以通过同行当地公司的情况来评价该子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一旦发生了运行偏差,也很难准确及时的纠正。

另外,由于子公司的经营战略多由母公司为之制定,因而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状况:跨国公司跨国界的战略可能损害子公司所在国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在与跨国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更为迫切地需求在本国的所有公司采用本国的会计准则统一编制财务报表,以便揭示更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更有效地监督和控制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

(三)从会计准则的应用的角度

首先,为了更好的讨论会计准则对该跨国公司的影响,我们作一个具体的假设。

假设存在这样一个跨国公司,其母公司在中国,子公司在日本,母子公司均实行中国的会计准则。

中国的会计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日本的会计遵循“形式重于实质”的原则。

1、合并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

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增加跨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由于母子公司不在一个国家,当一个会计年度终了,需要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就会遇到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

如果母子公司采用不同会计准则,由于各国在信息的披露程度和披露方式不同,对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也不同,就会增加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难度,增加企业的额外支出,同时间接地影响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但如果母子公司使用的本来就是同种会计准则,就不存在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了,还可以减少编制合并报表的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使用同种会计准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更有利。

2、信息的可比性。

一般所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同一个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另一方面是指不同企业在相同的会计期间信息的可比。

如果母子公司采用同种会计准则,虽然可以方便母子公司的信息交流以及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的比较,但对于子公司来说,由于与所在国所用的会计准则不同,信息的编制口径不同,就会造成与当地同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信息比较的`困难,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和协调性。

虽然可比性允许一定限度的差异存在,但对于这些差异所进行的适当调节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有不同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所以,从信息的可比性出发,对于使用同种会计准则的跨国企业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总体利大于弊。

3、不同的会计政策,尤其是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会计政策,会不同程度的对公司业务的发展造成障碍,影响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力。

①税收

中国的所得税费用以会计收益为基础计算,有两套会计规则,一套用于税收,一套用于财务报告,并且要根据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出现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税款费用和负债。这就导致了两国间所得税负担的不同。

②准备金政策

日本政府允许企业设置各种不同类型的准备金,如证券价格交易变动、退休备付准备金等等,还允许在法定的范围以外计提折旧准备。

由于上述各种准备金均可以列为纳税前的受益扣减项目,所以采用日本的会计准则就可以通过准备金项目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间接地获得税收优惠,增加净利润。

所以,子公司采用中国的会计准则,就必须放弃这一项优惠的会计政策。

4、会计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①存货成本计价方法

中国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多种存货成本计价方法,而在日本,大多采用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

由于物价呈螺旋式上涨,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降低销售成本,从而获得比加权平均法更大的利润额,

所以,如果子公司采用同母公司一样的会计准则,就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这对跨国公司来说是有利的。

②折旧方法

在中国,固定资产的折旧法也就多种,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直线法或者加速折旧法。但在日本,一般都采用余额递减法。

而直线法可以使各期利润比较均衡,余额递减法由于折旧费在前期较多,然后逐年减少,使得利润前期较小,后期较大。

所以,当日本的子公司采用中国的会计准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直线法计提折旧,在前期减少折旧费,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提高净收入。

③票据

在中国,票据以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计价,在票据期限内确认利息。而日本的票据以面值计价,而且通常为应收项目和应付票据签发无息票据,即在票据期限内不确认利息,并常用来代替应收款项,导致应收商业票据的金额几乎总是大于应收商业账款的金额。

所以,子公司采用同母公司相同的会计准则,就需要按期付息,并确认更多的金额。

④租赁

中国的租赁分成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其中经营租赁的租金不资本化,而融资租赁的租金是要予以资本化的。但在日本,则所有的租赁都以经营租赁处理,不存在是否资本化的问题。

所以,选择中国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固定资产的确认,不仅使总资产增加,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对跨国公司来说,也是有利的。

5、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①基本财务报表

中国的会计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基本财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日本的会计遵循“形式重于实质”的原则,基本财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计划”。

②收入确认

中国只有在现金收回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时,才确认收入。

日本则不管现金收回的不确定性程度如何,通常都是用分期收款确认方法。

③信息披露

中国的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财务报表可以充分公允的反应其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情况。

但日本的公司由于其通常采用平均年度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给人们以收益稳定增长的形象,所以其财务报表很可能并未充分反应当年的实际情况。

三、其他影响跨国公司会计准则的选择的因素

通过以上对会计准则的宏观和微观对比,我们可以更明晰的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各自特色,然而,在帮助企业进行更合适的会计准则的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即使综合考虑两国会计准则的异同点与优缺点,并且据此差别调整,也不能完全弥补不同国家所带来的会计差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由此可见,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说,单单根据会计准则和由此制定的财务报表来判断其子公司会计准则的选择,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除了准则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跨国公司的会计准则的选择呢?

众所周知,企业,是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忽略掉周边的环境而孤立存在。这就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体制环境,例如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等,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企业的要求、协调以及控制也就不同,进而可能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所以,即使不同国家的会计计量得到了重述,实现了会计可比性,跨国公司的业绩和会计报告也依然会受到所在国经营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以中日跨国企业为例。

1、宏观管理

(1)日本对企业会计进行规范的法律有三个:《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在日本的三角法律体系中,商法是根本大法,核心是侧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而涉及的会计准则更注重资产计价,而不是受益计量。证券交易法和税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商法的补充和展开。证券交易法的重点在于保护股东的利益。而税法则要求税收的减免必须纳入财务报表中。在税务申报表上,日本税法不允许像英美等国家那样,将报表所列收入调整为应纳税收入的做法,因此,大多数公司报告的收益和应税所得基本一致。

(2)我国的会计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具体分成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三个层次。其中,《会计法》是会计法规体系中权威性最强、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层次分成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由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制定。

2、企业文化

要了解日本的会计,必须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是一个有着强烈文化和宗教根基的传统社会,其企业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并对它进行了改造,追求和为贵原则,将日本民族功利和实用主义结合起来。日本的企业信奉家族主义和资历主义,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能力提高,但需以服从集体为前提。因此,在对外竞争中,日本人群体意识和相互依赖性较强,较易取得一致对外的凝聚力,使日本企业的发展深受其益。

我国的企业文化起步较晚,但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我国企业也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兼收世界各国的企业文化,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其总体趋势是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和人性化。但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未引起广大管理者的足够重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从“移植组装”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

3、发展战略

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追求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中国企业比较重视各种盈利能力的评估,比如利润率、报酬率或每股盈利率水平。

但是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战略重点是在市场环境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开拓新的不断增长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追求的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稳固性。

4、制度

中国和日本之间相关的制度差别在于持有股票的方式不同,日本公司的股票约1/3有财团成员持有,另1/3由财务机构特别是不属于财团的银行和保险等公司持有,剩下的1/3股票由个人持有。这种公司之间互持股票的比例之大减少了为投资者满意而支付高额股利或公布逐渐增加的每股盈利的行为,而这在中国是不常见的。

另外,相较于保持股票的市场盈利,日本的股东更关注于保持紧密的商业联系。因此,无论公司的短期市场业绩怎样,他们都会长期持股。与此相比,我国公司的股权更为分散,投资者更青睐于支付高额股利或公布逐渐增加的每股盈利的行为,这也就是我国企业更加注重达到较高的利润率的原因之一。

5、经营模式

我国的企业的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而日本则多以公司集团的形式经营,即“财团”。每个典型的财团一般有八—十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组成。公司间通常互相持有股票,一般投资为25%到30%,作为提供各主体之间经营联系的一种工具。

6、融资环境

银行通常是日本财团中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大量运用银行信贷和债务资本为大型公司筹资,这种情形从中国的角度看来是比较特殊的,而且其公司管理层首先应对的也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不是股东。当财团的成员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时,集团内的银行不会要求立即偿还债务,反而会延长债务的偿还期。日本的中央政府也会严格控制一些活动,有关公司活动的信息主要限制在公司内部以及银行和政府等其他“内部人”的范围之内。

而我国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时,虽然往往选择多家银行进行融资,以获得有利的利率,但公司一旦陷入财务困境,各银行都争先要求公司偿债,以免受损失。因此我国的会计惯例十分重视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从中日两国以上差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仅是会计准则的不同,文化、经济、制度等宏微观因素的存在,也会对会计计量和财务比率等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会计准则的选择问题。

由此可见,一个跨国企业要为其子公司选择合适的会计准则时,不仅要考虑到所在国的准则实施情况,还要扩散性的了解准则的制定、修改机制,了解任何可能影响准则或是影响企业财务数据报告的因素。在把不同国家的企业业绩进行对比时,我们不仅要依据不同的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告,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实施的战略,也就是说要全面的考虑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综合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只有确保子总司适应其所在国的发展阶段,量身定做出易于被所在国国民接受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才可能充分发挥其全球化的效率和本土化的敏捷,以便促进跨国公司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文学,刘瑞文.基础会计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庄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因分析 [J].财政监察,2002(07)

3 常勋,常亮.国际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翠英.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日本企业会计原则的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1997(01)

5 张锐.日本政府对企业集团的管理[J].经营与管理,1996(08)

6 郝振平.国际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7 汪祥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8 殷世河.不同所有制下的企业文化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09

标签: 跨国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