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沈阳8月16日电 (记者 韩宏)“兴京·东京·盛京——清前都城变迁展”16日在沈阳汗王宫陈列馆开展。展览介绍了清定都北京之前三座都城的特点和宫殿建造规制,有助于人们了解清前都城的历史和建筑文化内涵。
1644年清定都北京之前,曾在三地建有都城。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按照中原都城定名规制,将肇基地赫图阿拉定名“天眷兴京”,沈阳命名“天眷盛京”。定名后的两座“京城”,加之原有的辽阳新城东京城,统称“清前三京”。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研究馆员王丽介绍,兴京城具有北方少数民族初兴都城的特点,努尔哈赤迁居赫图阿拉城之前,使用的军事城堡是佛阿拉城,俗称旧老城,又称费阿拉城。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将统治中心由佛阿拉迁至辽宁新宾永陵镇的赫图阿拉,这也是努尔哈赤建造的首座都城。它是在古代旧山城的基础上重新筑建的,重点突出了城堡自身的防御能力。
展览现场。 禹瑞斋 摄东京城是清前都城城郭建筑史上的飞跃,1621年(后金天命六年)四月,后金占领辽阳城后迁都于此。同年八月,努尔哈赤以辽阳城“大而破旧”为由,选定太子河东岸的山冈另建新城,即东京城。东京城的修筑规模较小,已经摆脱了女真人筑建山城的原始状态,开始转入以砖石筑城,而非凭借天然险地做防御。东京城是女真人走出山谷,利用汉人技术所建造的首座平原都城,仍然保留着女真人“宫高殿低”的生活习俗。
盛京城是具有礼制规范的都城空间形态。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利用原沈阳中卫城池,分别在城中两处建造了办公衙门和寝居之所。办公衙门建于城中十字大街中心的东南角上,即现在沈阳故宫的东路部分,包括大政殿和八旗亭。汗王寝宫建于城北门镇边门以南,面对南北通天街,即现汗宫遗址处。
本次展览展出了30余件沈阳汗王宫遗址出土和海城黄瓦窑遗址采集的琉璃建筑构件,琉璃构件反映当时工艺技术,有瓦当、板瓦、筒瓦、滴水等。筒瓦和板瓦相配,用于宫殿屋顶。先将板瓦依次仰置于屋顶,后将筒瓦覆扣于两行板瓦之间缝隙上,最接近屋檐的筒瓦头部安放瓦当。自后金营建东京城开始,努尔哈赤即命海州汉人侯振举负责在黄瓦窑烧制琉璃制品,专为宫殿、陵寝建筑所用。带有不同纹饰的琉璃构件不仅提高了建筑等级,它们的制造水平还是当时多种工艺技术的直接反映。(完)
【编辑: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