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图为集美杏林湾一带景观。
(资料图)
同安埭头溪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全省两个代表工程之一接受水利部质量考核,是全国现场考评唯一满分项目。
坂头-石兜水库
石浔水闸改建工程曾获省水利优质工程奖金奖。(市水利局 供图)
同安莲花水库
近日,福建省水利厅发布2021-2022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评价结果通报,我市荣获A级第一名,这是继去年之后,我市再次拿下此桂冠;
在去年底公布的2022年度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奖(第三批)名单中,我市石浔水闸改建工程成功斩获金奖,这是福建省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最高奖项;
去年11月,环东海域新城埭头溪(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全省两个代表工程之一接受水利部质量考核,是全国现场考评唯一满分项目,为福建省位列全国A级第五名、创历史最好名次作出突出贡献;
在福建省水利厅2022年度水利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评选中,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马銮湾新城段)获评全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
……
过去的一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设殊荣不断。荣誉加冕,是对厦门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的最好见证。
厦门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39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数的10%,水资源“先天不足”。如何突破“水瓶颈”?我市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推进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大力加强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厦门市供水大水网系统工程规划》,编制完成《厦门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完成全生命周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方案编制和项目策划,为提升未来全市供水保障能力提供清晰的路线表、施工图。
西水东调原水工程投入使用,标志着厦门低线水源连通工程建成;石兜水库至西山水厂段建成,意味着厦门高线水源连通工程贯通,石兜、莲花、汀溪水库实现互联互通、互为补备;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浦声水闸工程、溪头水库扩建工程即将开工……放眼厦门,一个个水利建设工程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今天,本报带您走进一个个水利重点工程,感受厦门兴水治水的强烈脉动。
项目1 水源连通工程
构建“八源四横四纵”的水资源互联互通格局
为了应对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水源、增储备、优布局”和“外引内蓄,以蓄补引”的水源配置总体思路。
我市水利部门加快速度,2017年莲花水库下闸蓄水,2020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上存水库大坝下闸蓄水。这两项水利工程是近40年来我市新水源开发建设的重大成果,在我市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两个新水源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市供水源“多源化”的供水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至此,我市供水源由“一江两库”转变为“两江四库”,供水安全更有保障,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基础”。
到2035年,我市将构建“八源四横四纵”的水资源互联互通格局,形成多库串联、原水连通的原水供应格局,保障各区供水双水源双通道,解决东部缺水问题。
“八源”包括九龙江北溪引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闽江北水南调等4个外调水源;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群、溪头水库等4个本地水源。其中溪头水库作为本地调蓄水库,与闽西南等外调水源工程联合调度实现供水。
“四横”包括原水高线连通(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竹坝水库)、原水中线连通(溪头水库-石兜水库-翔安)、原水低线连通(北溪引水-集美泵站-本岛和翔安)和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厦门输水线路。
“四纵”包括溪头水库-海沧、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石兜水库-本岛、汀溪水库-同安-翔安,以及曾溪-翔安。
项目2 石浔水闸改建工程
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在同安东西溪出海口,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水闸。它红砖红瓦,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极具闽南传统建筑风情。它就是石浔水闸。
石浔水闸地处东西溪下游的石浔支流,2015年开展改建设计工作,2019年4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水闸建成后,洪峰流量从870立方米/秒提高至103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防潮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排洪挡潮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扼守着同安东西溪出海口“东大门”。
水闸兼具排洪挡潮、农业灌溉、交通、城市景观等综合效益的功能,还呈现高颜值高智能现代化风貌。与瑶江橡胶坝联合运行,守住东西溪出海口,抬高东西溪下游水位,回水至同安城区,确保景观水位达到4.6米,在同安城区以下形成库容31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对同安“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滨水景观体系形成,以及对绿化城区河道、美化城区景观、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综合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石浔水闸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同安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水闸,不但能得到更精准的水文数据,准确执行水闸排洪挡潮调度等指令,而且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在室内就可实时进行精准监测,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项目3 浦声水闸
满足东西溪下游蓄淡增加淡水资源需要
浦声水闸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72亿元,新建拦河闸一座及配套管理区和连通管道,并拆除上游瑶江橡胶坝。主体工程——拦河水闸工程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防潮标准采用100年一遇潮水设计。
浦声水闸的建设,可以满足东西溪下游蓄淡、增加淡水资源的需要,新建水闸后可新增2.3千米的水生态受益河段,增加约600万立方米的河道库容,增加约600万立方米的蓄淡量。同时,水闸可以满足东西溪下游区域挡潮的需要,水闸建好后,新增的2.3千米水生态受益河段,能使浦声支流3.6千米河段保持较高水位,形成稳定的水景观效果。当100年一遇潮水遭遇洪水时,浦声水闸以上河段水位均有所抬升,抬升水位5厘米至10厘米。水闸的建设,还能改善东西溪水生态,有利于打造东西溪生态廊道。
工程已通过批复,目前正在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项目4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
进一步改善杏林湾水生态水环境
杏林湾地处集美区,位于后溪流域下游入海口,包括杏林湾水库和园博苑岛屿,是兼具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的城市湿地,是厦门重要后备水源地。
一期工程北起后溪水闸、南抵集杏海堤、西至D岛、东临水晶湖郡,采用环保疏浚结合生态修复的方案,改善湾区水质,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质量。清淤疏浚是一期工程的重点。一期工程水域面积约6平方千米,清淤面积约2.2平方千米,水下疏浚量约313.3万立方米。
淤泥将通过构建鸟类栖息地、原位生态修复、体育岛加高等方式内部消纳利用,打造湿地水陆交错带湿生植物群落,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是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修复杏林湾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杏林湾的水生态、水环境,助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数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水利投资再创新高,实际完成23.26亿元,首次站上20亿元台阶,切实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水利投资24.14亿元,其中重大项目19.21亿元,面上项目4.93亿元;水利工程基本建成1个以上、新开工5个以上。
【亮点】
严把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关
严格落实水利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行业信息化监管……近年来,我市水利系统严把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关,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我市要求所有水利工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监理招投标统一进入招标市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全覆盖。
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我市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监督抽验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不同信用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措施,强化信用评价成果在工程招投标的应用。去年,我市对2家单位记录信用监管不良行为信息并予以信用扣分,强化了信用约束的监管威慑力。
我市还创新“互联网+监管”体系,深化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要求各省重点、省重大水利项目根据工程特点,在大坝、水闸、脚手架、深基坑、高边坡等重点施工区域、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建管平台,实现“现场可视、指令可达、运行可控”,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党建进工地”
推进工程建设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个个水利工程项目现场高高飘扬。为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举旗定向的政治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市水利局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进一步探索巩固党建与生产“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双丰收”。
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在两个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马銮湾新城段)、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下潭尾段)岸线整治及湾区排洪截污工程中,厦门市水利部门近两年开展的“党建进工地”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党建进工地”做法不仅加强了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出党建工作举旗定向的政治引领作用,还有效推进党建与水利工程建设业务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强党建、促业务,提质量、促发展,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目标。
标签: